人脑太复杂,时间过得久,记下来才是最真实的

抗疫往事3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早上一觉醒来,行程卡上广州带*了,微信群和朋友圈都是白云区被封,广州11个区通知全民核酸的信息。

可能是被上海吓怕了,一早上各种抢购蔬菜刷屏了朋友圈,后知后觉地打开购物软件,发现蔬菜栏全部都已无货状态,老婆早上急着带大希参加班里活动,我带小希在家,没人去市场买菜,看来今天只能默默干饭了。

杂记-20220403

清明假期第一天,下午准备去做核酸,明天早上开车回老家,听闻老家对省内非当地爆发疫情地区的归乡人员要求是24小时核酸和在当地做一次核酸。终于还是决定回,退了高铁票,改为自己开车,避免高铁人员密集出现密接。

低生育率

今天大家谈论低生育率的原因,热议的有福利、教育内卷、房价、生活成本等,一直觉得不是本质,比较认同以下李光耀的观点。

李光耀在他的书中讲过老龄化和生育率低的问题,他说生育率低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之所以生育年龄越来越高生育率越来越低,不是福利不够导致的,根本的原因是女性接受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解放的女性不再甘愿做生育机器,而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杂记-20220328

上周家里的阿姨辞职了,她在老家读初一的女儿寻死觅活地闹着要休学,今年闹几次了,她放心不下决定辞职回家,希望改变女儿的想法。

我跟老婆都表示理解,让她先尽快回家,先看看情况,可以等她半个月时间,等她确定要留在家里我们再另找阿姨。

绿色出行

上周说到因为电动车事故多发,萌起买自行车用于日常送娃的念头,经过权衡,决定先买一辆自行车备用,小电动继续使用,等到坏了就不再修理,用自行车替代。

因为春节在老家买过2辆永久牌折叠自行车,骑行体验不错,这次就继续买它了,顺便把儿童座椅、后座脚架等小孩乘坐必备的零件一起采购好,一步到位。

抗疫往事2

2022年初这波疫情反弹,让防疫人员和民众都身心疲惫,哪怕在不是疫情重灾区的广州,也切身体会到社会民生和经济处在一个临界值,再熬下去可能会崩。

熟悉的街道上商店关了一批又一批,仅剩少数扛着不关门寄托于等来疫情结束的商家面对遥遥无期的终结日,也在放弃挣扎,都在往自由落体发展。